时间:2022-10-28 20:53:32 | 浏览:952
海澜之家是业界的传说。不仅仅是因为魔性的广告,还有神奇的扩张模式,类金融的运作手法......
男人的衣柜,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这句广告词相信大家都听过。
配合上曾经的代言人印小天魔性的舞蹈,海澜之家的广告非常成功。
当然,更出名的可能是由此衍生出来的段子:
一年逛两次海澜之家,一次买,一次退!
这个段子是网友用来讽刺海澜之家的质量不尽人意的。尽管质量和款式上都颇受诟病,海澜之家却依旧飞速发展,坐稳服装销售上市企业市值NO.1的交椅。
将近400亿市值的海澜之家,秘密到底是什么?
说起海澜之家,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做服装的。你不知道的是,海澜之家和一般服装品牌还真的不一样。
比如优衣库,集合服装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店铺卖的都是自己投钱生产的服装,店铺也都是自营店铺。
海澜之家却不一样,其门店总数的96%都是加盟店,截至18年底,一共有6382家加盟店!而自营店铺只有200多家而已!
加盟商以自身名义设立加盟店,拥有加盟店的所有权,只需向海澜之家缴纳50-300万元保证金(保证金可退)。
尽管海澜之家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店面都在非一线城市,但是开店投入仍然不菲。
因为即使在三四线城市,在热门商区核心位置开店铺,也需要投入不少。
根据市场统计情况,一个地级市的加盟商,开设400平方米的店铺需投入180万元左右,后续每年维护费用投入100万元左右。
这时候疑问自然而然就来了,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掏钱加盟海澜之家?服装生意真的这么好做?
海澜之家加盟商其实并不参与店铺的日常运营。换句话说,相当于这6300多个加盟商只是借钱给海澜之家开店。
海澜之家与加盟商约定,加盟商5年累计税前利润不低于100万元。如果加盟商要求海澜之家提供收益兜底承诺,还需缴纳6万元/年的保底费。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海澜之家店铺看起来生意并不怎么好,却开了好几年也不关门,毕竟,可能老板和海澜之家有兜底协议,生意不好也有钱赚!
我们来算一笔简单的账目,某城市小老板老王决定投资开一家海澜之家。他第一年投入180万开立费用,五年共投入500万维护费用。合计,五年内投入680万元。同时,他和海澜之家签订收益兜底协议,五年再付30万,合计710万元。
海澜之家的兜底协议保证,五年后,税前,老王最少可以赚到100万元。但是上不封顶。如果店铺位置好,生意好,赚个500万,也不是没可能啊。
那么其实,老王相当于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这款产品投入710万元,是保本型产品,最低年化收益率为2.81%。最高上不封顶。
注意,关键就在,这是保本型产品!由于海澜之家的加盟商其实并不参与经营,因此和购买金融产品没有太大区别。
我们看看,银行理财目前的收益率也有的可以做到5%,单从最低年化收益看,投资海澜之家并不算很合算。但是海澜之家这款“产品”收益率是上不封顶的。且老王的钱是逐步投出去的,现金流压力比较小。
这就解释了海澜之家加盟的吸引力了。毕竟,大多数加盟商肯定指望的不是这个兜底的100万,而是更多的利润。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海澜之家为什么愿意给加盟商这么好的条件呢?回馈消费者吗?
自然不是。也不一定每家店都赚钱,肯定有开不下去关门的店铺。但是只要不断有加盟商加入,那么海澜之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因而才可以给加盟商兜底的保证。
到2018年底,海澜之家收取的加盟商保证金就有26亿元左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资金池。只要加盟商规模持续增长,海澜之家就可以继续扩张。
海澜之家用这种借力打力的方式,得以快速扩张。
试想,如果不是依靠这种类金融的加盟模式,海澜之家依靠自有资金开出6000多家店铺,需要多长时间呢?
这种模式也有一个问题:
一旦服装消费整体疲软,店铺销售额停滞乃至下降,新的加盟商也不愿意进入了,旧的加盟商要求退出保证金,现金流就比较吃紧了。
那么,压力就会非常非常大了。
关注零野,干货满满!
牛丼饭汲取牛肉饭的精髓,属于日式快餐一类,口味独特,男女老少皆宜,现如今日式快餐在我国市场大受欢迎。现在的牛丼饭是非常受消费者的喜爱的美食,可以看出牛丼饭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很多的创业者都选择投资加盟一家牛丼饭加盟店。喜仕屋就是这样一家专门做
金融企业政府三方协同发力加快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长治市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陈耳东出席并讲话5月6日,长治市金融工作会议召开。长治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耳东出席并讲话。副市长朱静主持并宣读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常国华的致辞。长治市政府秘书长桑利刚参加。
全球需求超预期增长,使得光伏产业链上下游持续受益,行业企业盈利颇丰。近期,多家涉及硅料、光伏组件、电池片生产的龙头企业相继披露三季报或业绩预告,在产品价格大涨、产量不断释放的利好作用下,相关公司利润同比大幅增长。通威股份前三季度盈利超200
澎湃新闻记者 吴遇利今年下半年,蔚来或将拿出一份不错的交付数据。6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第一季度财报,实现营收99.1亿元,同比增长24.2%,环比增长0.9%,高于市场预期;净亏损17.8亿元,环比收窄16.8%;调整后的净亏损(非公认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