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碧江:“全链条”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2022-09-18 00:46:40 4527

摘要:近年来,碧江区围绕脱贫攻坚总体目标,聚焦“八个一批”要求,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做强集体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做大集体产业笔者一路驱车前往碧江区和平乡孟溪村,近距离了解群众生...

近年来,碧江区围绕脱贫攻坚总体目标,聚焦“八个一批”要求,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做强集体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

完善基础设施,做大集体产业

笔者一路驱车前往碧江区和平乡孟溪村,近距离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在采访的过程中,扶贫干部们的身影频频入镜,他们出入在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帮助群众谋发展路子、乡致富法子。

孟溪村位于和平乡东南部,距主城区24公里,全村辖16个村民组,是碧江区较贫穷、偏远的村庄之一,也是贵州省一类深度贫困村。

“老乡,今年农作物种植情况咋样?”,笔者和村民杨绍发唠家常。“谷子已经下种了,大概有5亩地左右,一家人吃是没问题了,我还种了一亩多地的花生,农闲时还可以在藤制品厂去打工,一天还有80-12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杨绍发开心的说。

在以前,孟溪村的村民们靠山吃山,只能种植玉米、水稻、花生、辣椒等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日子过得没盼头。村里大多青壮年劳动力到东部沿海地区务工,留在村里的大多都是老人、妇女、儿童。针对这一情况,和平乡党委和孟溪村脱贫攻坚工作组经多方考察,敲定手工藤编项目,把在家赋闲的妇女群众发动起来,找一条就近居家就业的致富路子。

说干就干。孟溪村整合资金212万元,建成藤制品加工厂,成立铜仁市华恒藤制品专业合作社,经营藤制品生产加工及销售、进出口贸易等业务。合作社与本村125户贫困户签订利益联结分红协议,长期稳定提供7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户均分红1215元,月均务工收入2000元左右。

“在家务工可以照顾老人、小孩上学,挣钱顾家两不误,在村里挣2000元,也比在外务工挣3000元要好。”村民陈永丽说。

不仅如此,孟溪村还引导村民因地制宜的发展小养殖、小买卖、小庭院、小作坊“四小经济”40余户,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村民杨兴国说:“我家的母猪刚生了13个小猪仔,满月后就可以卖了,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哩。”

现在的孟溪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洁净宽敞,出门就是整洁的水泥路,干净的自来水通到家,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到位,安装了智能垃圾收集箱……。家乡的设施不断完善,条件越来越好,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发展“农旅一体”,拓宽增收渠道

近年来,瓦屋乡围绕“全域园区化、全域景区化”发展思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特色,结合现有的自然、生态、土地、人文、历史等资源,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扎实推进乡村农旅一体化发展。

在瓦屋乡司前村司前大坝上,看到张德武正在查看水稻长势。

“现在大坝上,村民集中连片种植油菜,3、4月份油菜花开的时候,有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卖农特产品给村民带来一部分收入;油菜收割完后,立即翻耕种植水稻。”司前村驻村第一书记田念东高兴地说,“收割的油菜籽一小部分榨油自己食用,大部分用来出售,可以增加不少收入。平时村民在坝区干活,每天还可以领到100元的工资,年底还有村里的集体产业分红。”

据了解,瓦屋乡油菜种植已有70多年历史,这里的气候、土壤、水质都非常适合油菜生长,这几年,村里积极改种新品种,种植的数量比往年多,产量也提高了不少。

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司前村还引进了油菜籽深加工厂,贫困户可以入厂务工,可以入股加工厂分红,让贫困户实现分红务工“双收入”。

“油菜收获后,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为主,计划种植食用菌、蔬菜、水稻,水稻再配合一些延伸产品,比如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等,附带土鸡、蜜蜂养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司前村党支部书记晏前会告诉笔者。

村集体产业活起来了,让大家看到了希望,村民的内生动力被激活,发展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于是,司前村利用美丽的田园风光,传统的农耕文化,浓浓的民族风情,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前来游玩,推动当地餐饮业、农家乐发展,还带动当地农特产品的销售,吸引农户参与务工、流转土地,实现增收。

“这里的夏天非常凉爽,田园风光十分美丽。每逢周末、节假日,带着老人孩子或者亲朋好友前来游玩,感受农耕文化,购买农特产品,品尝农家菜肴,尽情享受回归田园的城市慢生活。”每次来家人朋友都玩得非常开心,前来游玩的杨先生笑着说。

“我做的都是本地特色菜,用的原料都是自己家种的,纯原生态绿色产品,来的客人都喜欢吃。特别是现在天热了,周末来玩的人多,生意都比较好,比以前干农活强多了。”农家乐经营者杨大毛笑着说道。

据晏前会介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家乐发展,每个农家乐可提供3-5个就业岗位,有效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现在的司前村,依托自身资源着力推进农旅一体化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吸纳游客,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村民脱贫致富。

搭“五桥”建“五家”,共筑幸福家园

近年来,碧江区聚焦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紧扣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深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

在灯塔街道矮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户杨玉荣正在给儿子辅导作业。她家共有6口人,原来住在某个偏远的农村,全家人挤在破旧狭小的老房里,没有自来水,条件十分艰苦。在村干部告知,她家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经过商议,全家一致决定搬迁,住进了矮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家。

走进杨玉荣家,一套120平米的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电视、洗衣机、沙发、衣柜等家庭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女儿在铜仁市第十二中学上初三,儿子在铜仁市第二十五小学上四年级,父母在家帮助照看小孩,丈夫到建筑工地干活,每月工资有4000多元,杨玉荣也通过社区干部的帮助,做了小区保洁员。

“现在小区内学校、超市、医务室、活动中心一应俱全,小孩还可以在社区里免费学习画画、唱歌、跳舞、手工等,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现在国家的政策真的太好了。”杨玉荣开心的说。一家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期待。

杨玉荣一家,因为易地扶贫搬迁改善了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家庭收入增加,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是碧江区广大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一个典型缩影。

据了解,在碧江区各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均按照城市社区标准配备社区“两委”干部,组建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年协会、关工委等群团组织,搭建“新市民·追梦桥”,依托“四点半课堂”、“青年之家”、春晖社等载体,为各个安置点配备志愿者,充实工作力量,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青少年思想引领活动。

“周末我都会在这里来学习舞蹈,老师教得很细心也很专业,对每一个动作都进行指导,每天学得可开心了。”小朋友何子茜开心的说。

同时,碧江区还依托铜仁·苏州产业园、农夫山泉、好彩头食品、桃李春风等企业,实行“龙头企业+基地+搬迁户”模式,统筹就业岗位向搬迁群众倾斜,定期组织企业到各安置点开展专场招聘,方便搬迁群众选岗就业,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饶锋)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